梦岛小说 > 奋斗李唐 > 第四十三章 六大传染病

第四十三章 六大传染病

梦岛小说 www.mdxs.com,最快更新奋斗李唐 !

    很多的大夫把孙思邈作为自己的偶像,都是因为他的良好为人名声和高超医术。现在大家能在他身边学习,甚至是得到他亲自指导,这在以前是可遇不可求的。</p>

    大家被他激发了斗志,还有个原因是经济待遇上的。虽然孙思邈把自己的工资贡献出来,但是他能得到什么待遇,所有人都是一目了然。</p>

    而除了工资,李世民和朝廷给予他的待遇还有更吸引人的地方。李世民把自己的第二号座驾赐予孙思邈,并且给他终身配了一个班的贴身警卫人员,这些警卫据说都是皇室暗卫,还有禁军的一个连随时支援。</p>

    所以现在孙思邈出门所坐车辆,百姓离很远就能知道,毕竟李世民的座驾规格可是最高的,现在全天下除了李世民,只有孙思邈拥有这个最高的礼遇。</p>

    连跟着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比孙思邈低一个档次,魏徵的车辆和孙思邈是一个档次的,只是拉车的马匹是六匹,孙思邈是和李世民一样的八匹马。</p>

    李世民和朝廷的这个做法,得到了所有百姓的赞扬,这才是万家生佛的圣人应该有的待遇。虽然百姓更愿意称呼孙思邈为药王,而不是医圣。</p>

    因为最早期有人这么称呼他的时候,被他断然拒绝。那时孙思邈的年龄不到四十岁,他非常得谦虚,他也明白百姓对他的认可和尊重。但是他还是给百姓普及了历史知识,毕竟很多百姓对很多历史并不清楚。</p>

    通过他的讲解,大多数百姓才知道历史上还出过为民解难,救治天下的圣人。扁鹊、华佗、张仲景、皇甫谧、葛洪等等,还有古人留下的医书圣典,神农本草经、皇帝内经、黄帝内经素问、扁鹊内经、扁鹊外经、伤寒杂病论等等很多重要医书。</p>

    这些人才配圣人之名,孙思邈自认没有一部传世医书的时候,自己被称呼为圣人就是德不配位,坚决不接受百姓称呼他为医圣。但是百姓也有变通之法,最后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这个称呼—药王。</p>

    百姓都觉得这个称呼更贴合孙思邈的实际,不管什么病,药王基本都能做到药到病除。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,以及孙思邈为百姓看病的经历、到过的地方越来越丰富,这个药王的称号就传遍了大江南北,李唐天下。甚至周边的一些国家和部落都知道他的药王圣名。</p>

    现在医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孙思邈之前的医书著作为主,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其他大夫的贡献。孙思邈不歧视任何的大夫,尊重每个人的医学研究,这也使得所有人更有自信,更有信心投入到新的研究之中。</p>

    孙思邈主持的第一个研究,就是传染病,这次天花的经历,给了他很大的信心。所以他根据自己行医多年的经历和总结,再加上其他大夫的贡献,一共确定了六个传染病的研究方向。</p>

    这六个传染病是,天花、肺痨、疟疾、麻风病、鼠疫、伤寒。</p>

    之所以是这六个传染病,是因为这些病症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。</p>

    天花,孙思邈刚刚发现了已经可以完全预防的方法,这点被另外两个游医大夫给予证实。他们的行医过程中也有这个发现,只是他们的医学知识和名气并没有孙思邈大,所以没有敢大规模的试验,更没有很多百姓愿意冒着极大的风险配合他们。</p>

    所以最后孙思邈决定由这两个有经验的大夫,自己又派了两个这次和他一起有实际诊治经验的弟子,为这两位大夫做副手,争取更快的突破,最后能全国推广。</p>

    孙思邈的这个做法,得到了所有大夫的敬佩。因为朝廷有规定,谁牵头做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者,会有一大笔的奖励金。这个奖励金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拥有的。所以大家的积极性更是高涨。</p>

    麻风病,这个也是孙思邈重点关注的传染病,并且有了四个方子用于实际医治实践,效果还是不错的,治愈率六成左右。这个疾病现在他安排自己的大弟子为主,另外有六个有过接触治疗麻风病经验的大夫做副手,这几个人主研。</p>

    伤寒,这个是现在对百姓影响最大的,因为这种病每年都会爆发一到两次,所以主研的人员也是最多的。因为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,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懂得一定治疗方案的大夫也很多。</p>

    所以最后他从这些大夫中选出一位有很多临床经验的大夫为牵头人,自己只派出了一个弟子做副手,其他十八位副手全都是有经验的大夫。</p>

    肺痨也就是李承乾前世的肺结核,这个传染病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统一治疗药方和方案,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据说有多年研究经验的太医作为牵头人。</p>

    这位太医今年有六十岁了,名叫王胤真,比孙思邈还大一点点,家学渊源,世代从医,名气并不是特别大。他在太医院的地位并不高,主要靠着几手绝活才没有被太医院的主官给排挤下去。他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主动转变的太医。</p>

    孙思邈和王胤真长谈了一次,对于这位老先生的医德医术非常得佩服。最后决定由王胤真牵头,自己给他当副手。同时还有其他三个副手配合,一个是孙思邈的弟子,两外两个是王胤真的弟子。</p>

    疟疾,这个传染病治疗方案的牵头人可是大有名气,葛悬济。他的祖辈就是葛洪,家传医书很多,最有名气的就是《肘后备急方》。他和王胤真一样都是医学世家,只是他并没有进入太医院当职。</p>

    这点和孙思邈一开始的想法比较像,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家训,葛洪留有家训,救死扶伤、远离权贵。学医只为百姓,不为富贵是葛家的传承。</p>

    今年的葛悬济四十岁左右,在孙思邈面前还是自认晚辈后学,虽然家学底蕴深厚,但是他对孙思邈的为人和医术是敬佩之至。</p>

    他的行医方式和孙思邈类似,只是他的家族毕竟有着传承,所以在当地有很有名气的门诊和药房,去求医问药的百姓也是络绎不绝的,这就导致他真正云游行医的时间很少。</p>

    所以他在全国的名气并没有孙思邈那么大,但是在当地可是家喻户晓。</p>

    孙思邈和葛悬济有过两面之缘,第一次是在孙思邈年轻的时候,那时候他自己还是个患者,不过已经有了一定的医学造诣,开始行医问诊。去到葛家求医求学的时候,葛悬济还是个小孩子,但是他的聪明好学,活泼好动的性格给孙思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。</p>

    第二次则是在葛悬济二十六岁的时候,那时的葛悬济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,开始坐堂问诊。孙思邈这次去,则是请教葛洪的著作取经,为自己的千金方做知识积累和辩证。</p>

    本来葛家并不情缘贡献出来,毕竟这个是他们葛家的绝活。但是葛悬济极力反对家族长辈的看法,最终促成了孙思邈的查阅。二人也是在那时真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成为忘年交,经常书信往来交流行医经验和看法。</p>

    之后孙思邈很少到葛家的区域去行医,就是因为他知道那里的百姓有葛家的医治,就能解除病痛。这也是后来孙思邈行医的一个准则,只要当地有了名医,并得到他的认可,他就会去更需要他的地方,这也是他能走遍很多地域的原因。</p>

    葛悬济这次出来,也是看到孙思邈都能到朝廷来,他就来了。他并没有孙思邈考虑的那么多,孙思邈给他写了一封信,他看过之后,义无反顾的直接来到皇家医学研究院报道。</p>

    正是有着这些原因,所以疟疾的研究,孙思邈直接交给了葛悬济。因为葛洪的医学著作传承里就有针对疟疾的很多方子,孙思邈自己的千金方在这方面就是借鉴了葛洪的传世经典。所以疟疾的研究人员都是葛悬济和他的弟子。</p>

    疟疾的研究中间还有个小插曲,那就是太子突然到来,和孙思邈和葛悬济一起探讨了一个下午。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位大咖接受了太子的建议,把主治药方的方向放在了青蒿上。之所以这两位接受了李承乾的建议,因为葛洪的著作中就着重的提到了这个药材,太子的其他理由在他们看来就有些不解了,不过他们还是很高兴,太子能关心注重医学的研究。</p>

    而李承乾的建议就是源于前世屠呦呦奶奶的重要贡献,发现了青蒿素可以彻底的治疗疟疾病症,这是得过诺贝尔医学奖的重要发明。所以他虽然不能说出自己的建议依据,但是还是说出了一些制药方法,比如冷萃取。</p>

    但是他说不出更多的科学依据,本来他还很担心不能得到孙思邈和葛悬济的重视,但是结果来看,非常好。这两位大咖并没有因为其他原因,拒绝他的建议,而是认真思考后,判定太子的建议很有医学道理,当即决定疟疾的治疗药方就按这个建议研究。</p>

    即使最后失败了,对他们也是有帮助的,那就是排除错误的方法。</p>

    最后的鼠疫,则是孙思邈自己领衔,因为现在对于这个传染病的认识还不是太高,这次太子的谈话,也聊到了他的一些看法,对孙思邈有了一些启发。</p>

    所以他决定自己亲自来试验自己的新想法,新药方。</p>

    孙思邈带来的这些变化,给朝廷先行的医改带来了积极的改变,使新生的医院逐渐开始发挥它真正的作用。</p>